为全面贯彻落实《黔西南州人民政府 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印发〈教育数字化赋能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项目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及中央电化教育馆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点工作区落地黔西南州,体现了“应用为主、服务至上”的宗旨。黔西南州利用中央电化教育馆智能研修平台探索“互联网+人工智能”教研模式,提升学校教师专业能力,利用互动教学设备开展高效的“在线一课双师”课堂教学,实现智能录播教室与智能研修平台常态化应用,全面提高教师教学技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
2023年2月20日在黔西南州教育局进行了央馆智能研修平台应用推广方案讨论会,黔西南州教育局黄继良科长介绍了本次应用推广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实施方案。同日在选定试点校兴义市红星路小学举行“一课双师、互联网+教研”推进会,黄继良科长介绍了本次活动的内容及活动开展方式,了解学校现阶段的问题并发布了本次活动学校需要完成的任务,最后强调了本次活动的重要性并介绍负责本次应用推进活动的中庆公司应用技术支持团队成员。
本次活动自2023年2月20日开始,在黔西南州教育局,兴义市教育局的指导下,首先对兴义市红星路小学教师进行央馆智能研修平台操作培训,讲师向学校分享了央馆智能研修平台应用成果及案例,介绍基于央馆智能研修平台的精准教学诊断与反思的方法,最后团队检查学校设备,保障设备正常运行。
2023年2月27日,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红星路小学依托央馆智能研修平台开展了“一课双师”、“互联网+教研”和数字化专题研修活动。本次研修活动的主要内容基于智能研修平台的“一课双师”专递课堂、磨课研讨、活动总结交流、“教师数字素养”标准学习等。本次活动中共有六个班级开展了“一课双师”专递课堂,涉及学科有语文、数学和英语。通过智能研修平台的在线磨课模块,语文、数学、英语等18个磨课组的老师们开展了线上磨课,对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进行打磨、研讨。前期活动后,语文中心教研组长柳艳老师对智能研修活动中老师们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发言,老师们与技术支持团队成员就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深入沟通和交流。
2023年3月14日,贵州省兴义市教育局在红星路小学开展了“探索智能化精准教研 促进教研数字化转型”的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观摩活动。
本次活动采取线下+线上同步进行,本次观摩活动通过对一堂常态课的多维度分析,展现了兴义市红星路小学对智能精准教研认识的深入,对智能研修平台从初步了解向常态化应用的转变。
在会上,执教教师夏红梅依托于智能研修平台的AI分析报告对常态课《匆匆》进行自我分析。接下来,教研组陈选国主任介绍学校网络教研开展情况。然后是李金艳副校长的数据解读,李校长以《匆匆》一课为例,简要说明了智能研修平台数据分析的基本涵义并对课例的每项数据进行说明与解读,同时,还展望了网络教研的下一步活动是对基于量表评分的教师能力矩阵分析的应用。
通过此次的数据解读,李校长得出了应用智能研修平台的4个优势:
1.优化教学方法:教师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创新教育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2.建立资源库:智能研修平台自动生成形成性材料,丰富学校校本教研资源库的建立。
3.凝聚团队意识:智能研修平台需要小组合作、研讨、修正再修正才能完成系统的操作。
4.精准教研模式:“备”“教”“学”“评”一体化智能精准教研。学质量,促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
最后兴义市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王明魁进行活动总结,王主任提到一方面传统教研活动存在效益低、效率不高、培养方式单一等问题;另一方面指导教研工作的教师往往凭个人经验与能力,正确与否缺乏判断,从而难以解决教研中存在的问题。而智能研修平台的引进能够提供客观数据,让老师在教研活动、课后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理有据,支撑教师个性成长。
王主任肯定了本次观摩活动的成效,认为兴义市红星路小学对智能研修平台的引进实现了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从0到1的突破,终将以教研的数字化转型为突破口,一步一步实现教育各环节的数字化转型。
央馆智能研修平台具备优化教师教学方法、建立学校资源库、凝聚教师团队意识、备、教、学、评一体化智能精准教研等优点,解决传统教研中遇到的问题,为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判断提供客观数据,教师实现个性化发展。央馆智能研修平台专递课堂实现一课双师,解决薄弱校开不足、开不齐、开不好课的难题,提高教师教学技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